医药中间体国外现状与发展趋势
信息来源于:互联网 发布于:2022-03-12
医药中间体是精细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化工现代化水平的标志。多年来,药物中间体行业是世界各国重点投入、激烈竞争的焦点。近二十年来,全世界制药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,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,世界药品市场规模已达2560亿美元/a左右,农药销售230亿美元/a左右。就医药来讲,近十年来虽然生物技术和基因药物作为一枝新秀在不断发展,重要成药也在不断为人们接受。今后世界制药工业的发展动向为:高技术、高要求、高速度、高集中。
其中主要特征是以下五个方面:新药层出不穷,品种更新加快。如喹诺酮酸类抗菌药,近30年来,已化学合成了20000多个化合物并进行抗菌筛选。1962~1969年间研究开发成功的有:萘叮酸(Nalidixic acid)、噁喹酸(Oxalinic acid)和吡咯酸(Piromidic acid)等。1970~1977年间便被氟甲喹(Flumequine)和吡哌酸(Pipemidic acid)所取代。1978年以来出现氟喹诺酮酸类,成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,如丙环沙星(环丙氟哌酸, Ciprofloxacin),洛美沙星(洛美氟哌酸,Lomefloxacin,Ny-198)和氧氟沙星(氟嗪酸,Ofloxacin)等。它们的抗菌谱广,活性更强,疗效可与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菌素相媲美。
新药创制的难度愈来愈大,管理部门对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要求愈来愈高,使研究开发的投资剧增。同时,新药研究开发是长期的、连续性的;且有极大的风险性。要适应在高技术领域竞争,就需要耗费巨额资金。在经济发达的国家,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额的百分比(C/A≈6.3%,C/B≈17.7%)超过了营业额利润率(D/A≈5.2%)。A-总营业额,B-医药品营业额,C-研究开发费,D-总利润额(制药工业作为一个高技术行业,需要高知识含量。各国制药工业企业都在不断加强其研究队伍的实力。如美国制药企业中科研人员占从业人员达15%,其中获得博士、硕士学位的占科研人员的26.7%。
巨型企业增多 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通过兼并,壮大其经济实力和开发研究能力,以占领市场,力求进入Z佳规模。以法国为例,1950年有制药企业1960个,1970年有880个,1980年有392个,1989年减少至358个,又如1990年的10个月内日本制药公司的兼并事件就发生36起,而1979~1989年的10年间总共只有10起。他们都采取科研、生产(包括原料药与制剂)、销售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和规模生产。他们还着眼于未来,对于有希望成为大宗品种的药品,如萘普生哌嗪酸(Piproxen)、雷尼替丁(Ranitidine)等,在其专利保护期将满之前,竞相寻找合作者,开发新技术路线和新生产工艺,发展生产、降低成本,扩大销售,以更有利于参加国际竞争。